一年一度最卷的春节营销,品牌凭什么突出重围?

一年一度最卷的春节营销,品牌凭什么突出重围?

又是一年春节将至,一大波企业的春节营销推广即将来袭。春节,是企业营销的重要节点;春节营销,是多数企业的营销必选项。这篇文章就来聊聊如何做好春节营销。  

你觉得做得好的春节营销案例有哪些?

可能很多人会说是支付宝集五福、微信红包、苹果的新春短片《三分钟》《一个桶》,还有2019年初的《啥是佩奇》。

啥是佩奇

这些的确都是很成功、很知名的春节营销案例,但问题是没有几个企业能像微信、支付宝这种国民级应用那么玩,也没有多少企业能像苹果那样每部短片都请大导演、花大预算去拍。咱们今天来说说多数企业可以借鉴、可以实操的一些玩法。

情绪共鸣+情感沟通

要想理解春节营销,必须明白在这样一个传统节庆里,与消费者沟通的重点是什么。节日营销不能只是「蹭热点」,同质化的发声,不仅让消费者审美疲劳,更使得品牌难以脱颖而出,我们之前也写过新消费品牌成功之道——小定位营销。回望中国传统文化中,每个节日代表着一种「群体行为」,例如春晚,而在当代都市的快节奏下,节日更成为人们情绪释放的窗口。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节日营销最能打动消费者的是情绪共鸣——构建带有节日氛围的情绪沟通场,提升具有节日特色的用户体验,进而传递品牌本身的价值内核。从传统节日到消费狂欢,节日营销的市场潜力依然存在充分的上升空间,品牌可以在全年的节日营销中找准自己要表达的的品牌态度,长线通过每次节日进行释放,完成用户深度沟通。

每个不同节日下品牌要从调性、消费群体中出发,设计更符合节日氛围更有趣味性的营销,才能真正打动消费者,从而使之为品牌买单。

将营销场景化,不止触及,更要触动

当今消费者的需求与偏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性价比”到“颜价比”再到如今的“心价比”,中国消费正在经历巨大的跃迁。而“心价比”,让消费者愿意为产品给自己带来的“体验与感受”支付溢价。就像我们之前分析过的案例OLAY Dolls kill一样。

换句话说,我们正在进入价值消费时代。从购物中获得价值感与幸福感,是比购物本身更重要的事情。因此,消费者购物心态转变,倒逼着品牌和平台重塑消费场景:平台必须让消费者感受到“价值感”与“幸福感”,不止要触及消费者,更要触动消费者。

01以趣味性场景,寻找春节新蓝海

在如今碎片化、去中心化的媒介环境下,年轻人的注意力被无限分割,以往单链路传播的营销方式作用力正在逐渐消解,春节密集的营销更是如此。

而当下年轻人又是兴趣圈层化、注重体验感、热衷分享的一代人。鉴于圈层的流动性和开放性,采用趣味性、互动性更强的传播方式,为消费者创造“买这个东西很值得”的体验,传递“品牌方这样做真是有心了”的情感基因。

02深度互动,精耕粉丝,回归用户资产

互联网进入下半场,流量红利开始显著减少,流量没有意义,“留量”才是关键。因此,深耕人群以积累品牌长效资产,远比一次直播带货达成的消费转化更加重要。  

回归到方法论本身,平台也好,品牌也罢,都需要通过有温度的情感营销与消费者建立情感链接,将公域“流量”变成私域“留量”,只有自身护城河足够坚固,下半场的胜算才足够大。

那么,品牌的护城河在哪里?小编认为还是要回归到“粉丝人群积累”之上。针对这一点总结一下,那就是:将营销方式从“广域营销”转变为“品牌粉丝营销”,用一套针对品牌目标人群定制的专属营销传播和销售方案,通过粉丝人群精耕、深度运营,将品牌消费者转化为品牌粉丝。

春节营销关键——下达行为指令

企业之所以做春节营销,最重要的是因为春节是一个重要的购物场景。对很多行业来说,春节都是销售的旺季。逢年过节囤年货、走亲访友送礼品、过年回家带东西……这种全社会都在购物的氛围很重要。因为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产生是需要外在环境刺激去推动的。比如我们看刚刚过去的双11、双12,就算促销力度不大,但很多人到了这个时间点还是会考虑买一点东西,因为购物的氛围在这里。

春节也有这样的一个消费氛围,过年置办年货这是很多人的行为习惯。就算有些行业的产品不属于年货范畴,也应考虑到不少人发了年终奖,并且许下了新年购物愿望,比如说汽车。

所以对于很多企业来讲,春节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营销节点,并且企业做春节营销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带货。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为了让消费者买你,那么最重要的考量就是向消费者下达行为指令,提醒他们春节“记得买我”。

金六福春节广告j

大家还记得“春节回家金六福”吗?这是金六福酒的春节营销主题。在这句主题下面,还有一句诠释文案或者说副标题,叫做“回家是给家人最好的礼物”。很好的文案对吧,但是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告诉你回家不能两手空空,要带礼物,最好带上两瓶金六福。故此,金六福的春节广告,主要都是投在长途高速路的各种户外广告牌上。你要坐火车、坐汽车回家,那么你沿途就会看到金六福的广告,它专门在你回家的路上提醒你不要忘了买金六福。

疫情之前,很多食品饮料品牌到了春节都会投放春运专列,在春节前开展包机、包车送消费者回家的营销活动,其实本质都是在锁定年货场景,下达消费指令。当然现在的话,除了长途高速和高铁,还可以选择线上的年货节、线下商超的堆头物料等等进行传播。

小编有话说

总之,无论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个春节,有品牌凭借「分发过亿红包」为噱头吸引用户参与的;也有品牌依靠「团圆、陪伴」等亲情元素赚足用户眼泪的;还有联合春节档电影收割了大波热度的等等。

要么凭借有趣的玩法提升了用户的活跃度,要么真正洞察到用户的痛点推出高质量的内容,或者运用借势营销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以契合品牌特色的内容与玩法,助力品牌获得不俗的成绩,也让品牌在用户心中刷了一波存在感。

在这个流量稀缺的年代,能够助力品牌去打造吸引用户注意力的营销场景,提升广告的看点,实现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在有效触达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流量,就算是成功营销典范。


Share Tweet Send
0 Comments
Loading...
You've successfully subscribed to SocialBook营销干货
Great! Next, complete checkout for full access to SocialBook营销干货
Welcome back! You've successfully signed in
Success! Your account is fully activated, you now have access to all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