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开门见山

我想请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发现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开始变得一年比一年“难“了:

活动形式复杂、参与方式冗杂、满减公式头疼、定金尾款优惠券令人眼花....

算不来满减没关系,看着物流一个个爆仓干瞪眼也没有用,今年这个双十一,作为走在营销风口最前线的小编就带你来了解这个双十一到底是怎样来掏空我们的钱包、熬黑我们的眼圈、透支蚂蚁的花呗的~

今年双十一,遍地开花

首先按照惯例,咱们先来播报一波今年双11各大电商平台再次创下的历史记录:

据实时数据显示,11月11日0点26秒,天猫双11的订单达到58.3万笔/秒,创造历史峰值。根据阿里云发布的数据,去年双11天猫的订单峰值为54.4万笔/秒,今年阿里云服务器成功抗住了全球最大流量洪峰,并没有出现网页崩溃的情况。

11月1日至11日0点30分,2020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季实时成交额突破3723亿元。11月1日零时至11日零时35分,342个品牌成交额突破1亿元人民币,13个品牌成交额突破10亿元人民币。

今年京东也再次创下新高。据京东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11月1日00:00至11月11日00:09,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累计下单金额突破2000亿元。去年双11,2019年11月1日至11月11日14:37,11.11京东全球好物节累计下单金额突破1794亿元。

昨日凌晨,苏宁易购也发布最新双11一小时战报:11日0点双十一全面开启,19分钟后,苏宁全场景生态渠道(包含苏宁易购、苏宁易购天猫旗舰店、苏宁易购超级买手直播间、苏宁店播 )GMV破50亿。据CSMHuan数据,截至11月11日晚20时54分,北京卫视超级秀以2.1873%的收视率登顶。

双十一,大厂资本的硝烟战场

在机场摆满了马云语录的年代里,BAT一直是中国互联网最大的流量玩家。源源不断的用户被开采出来,又被阿里买走,用户们在电商的轰鸣中买买买,然后离开。

用B站最流行的《大国崛起》纪录片的口吻来诠释这场电商战争的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场变革——

如同任何一个想称霸世界的国家都试图控制霍尔木兹海峡,因为那是石油流量的咽喉要道。互联网的世界里,同样如此。阿里一度是中国互联网流量变现的最大掌控者。全网营销,淘宝成交。

但大国政治的轮回在于,没有永远只甘于出口的生产国。生产国一旦完成原始资源积累,挑战大国便是崛起的必修课。

今年双11,来得比往年更早(来自10月20号就开始在李佳琦直播间变身尾款人的小编的心声)。老对手天猫、京东提前交火,一个“光棍节”变“双节棍”,一个开启史上最长双11。

掐断手淘外链、自己干的抖音、月订单破5亿的快手,第一次加入双11混战。流量出口国意识到,与其批发流量给阿里赚取微薄的导流费用,不如自建航道。中小巨头一拥而上,试图自建电商,绕开阿里巴巴的流量海峡。

同时,今年以来股价翻番的美团,日订单量突破4000万。靠着400万骑手的风吹日晒,美团开掘出了互联网中难度最大的线下流量。一家新的小国掌握了页岩油开采技术,对于传统帝国来说,又是一次绕道奇袭。

尾款人,你还好吗?

似乎每年双十一都要火几个让人啼笑皆非的名词,前有吃土人,今有打工人,当然还有因为今年超长双十一而产生的“尾款人”了:

这是一种调侃的说法,指的是双十一期间已经付完定金、等着付尾款的人。近年,淘宝常采用定金+尾款的促销手段。由于定金一般在100元左右,消费者付定金时常常高估自己的消费能力。即“感觉自己什么都买得起,而等到付尾款的时候才后知后觉”,因此有着化身“尾款人”的梗。

先付定金再交尾款,让你当时有种花小钱办大事不用还的错觉感。赚足尾款人的眼球之后,又让尾款人欲哭无泪,营销之道玩得妙。

双十一作为一年一度的网络购物节,在商品性价比方面的确令人心动。一方面,同一商品的价格在这一时期达到“全年史低价”;另一方面,一些平时不参与打折活动的大牌也在这一时期纷纷发力,在不改变商品原价的前提下,通过满减、赠品等方式讨好消费者。例如,在10月21日李佳琦的直播间中,彩妆品牌M.A.C通过“买粉底液送明星单品粉底刷”的促销手段带来一波“冲着粉底刷买粉底”的抢购热潮。

苏联思想家巴赫金曾在其“狂欢理论”中依次论述了狂欢节、狂欢式和狂欢化三个概念。从最具象的“狂欢节”出发,他指出“狂欢节实际上已成为容纳那些不复独立存在的民间节日形式的贮藏器”,即在狂欢节期间,人们可以逃脱某些传统观念或社会文化的束缚,彼此平等地尽情娱乐。

进而,“狂欢式”使狂欢节不再拘泥于具体的时间或物理空间,而是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狂欢化”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叛。这与双十一的“抢购”现象是相符的。

在直播、晚会、超长预售等各类营销优惠下,先头部队把营销氛围烘托起来,让人激动抢着下单,也利用尾款机制,把不付费的意愿降到最低。从意愿到强制,完成消费从愉快到并不愉快的闭环。

一夜之间“尾款人”的梗爆红网络,这也从侧面说明定金一时爽,尾款可不爽。这类促短期内的效果立竿见影,但长期累积会产生疲惫感,长期消费拉动性不强。

抢先购

抢下来比平时还贵?

双十一让大家感受到了拼多多的快乐

时至今日,如果想要做到最大的消费者利得,让双十一剁手的快乐效用发挥到最大,你得保证人脑都是计算机,可以精准地算出自己最适合的优惠组合,买到规则中最便宜的东西。也就是让价格混淆对你不起作用,但99%的人都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在商家和平台都在回避价格竞争,而一心一意搞规则的时候,半路杀出了一个程咬金拼多多。


为什么拼多多不想参加“价格混淆大战”,其实在以前关于拼多多的访谈中就能看出端倪。拼多多自成立开始,“初心”就是帮消费者减轻或者消除比价这个步骤为啥大家都觉得拼多多真香,因为拼多多设立了数百人的比价团队,7X24小时无间断地监测着产品售价和库存,一旦产品价格出现波动或者售罄,就会马上进行动态调整。目前网购产品的价格说白了基本都是考验渠道,背靠着拼多多,消费者能随时享受一款产品的全渠道的底价…毕竟谁也逃不过拼多多的“真香定律”——


小编想买的一个美颜灯,在天猫旗舰店领券满减下来需要175元,然而同样的东西小编最后在拼多多与另外两位拼友最后以107元的单价拿下~将近一半的价差,真的让人很!!!香!!!!!而我相信,只要是使用过拼多多的朋友们绝对有相似的经历~同一世界,同一份真香。

之前有个博主说过,拼多多过去的战略,本质上其实并不是服务三四五线城市的人,而是满足用户内心的三四五线的需求。其实这个需求体现了在一些消费品上,消费者需要的、注重的是产品本身的性价比,品牌地位则逐渐被弱化,质量上完全对得起价格就行


以前很多人觉得拼多多感染大妈,其实这两年拼多多不知不觉感染的是年轻人,毕竟没经过社会的毒打没人知道拼多多真香。例如有人在知乎上反馈拼多多的“真香定律”:

主要是因为拼多多根本没有想转移阵地搞规则,仍然在服务大多数的价格敏感型消费者,让大家还是多关注价格、关注性价比。而不是费尽心机的关注几点领券几点算满减,什么时候付款买多少件用多少券最便宜。
今年拼多多保证双11没有套路直接补贴。而且没有定金、不用等也不用熬夜到两点下单,省出的点时间多睡一会儿不香吗?(写到此处也很想对在淘宝付了一堆尾款的自己大喊一句: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小编有话说


为什么每次都是在已经花了一大笔钱的基础上才会才思泉涌的写出这些营销套路,这到底是痛定思痛还是花钱买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