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什么会高开低走?

从一开始的万众瞩目到现在的审美疲劳,《乘风破浪的姐姐》发生了什么?节目翻车了吗?

《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什么会高开低走?

出人意外地,《乘风破浪的姐姐》高开低走。

6月12日节目开播时,从媒体到公众几乎是众口一词的叫好之声,但节目播出大概一个月后,节目的关注度就明显下降。到了节目播出第二个月,身边就有不少朋友表示纳闷:这节目怎么还没结束。9月4日正式成团,公众的兴奋度也并未显得太高。

从一开始的万众瞩目到现在的审美疲劳,《乘风破浪的姐姐》发生了什么?节目翻车了吗?


杜华“赢”了

想当初,《乘风破浪的姐姐》之所以获得好评,在于它打破了公众对于30+女性的偏见。就像节目开播时文案写的,“三十岁以后,所有的可能性不断褪却,但还可以越过时间、越过自己”,三十而励、三十而立、三十而骊。

姐姐们在舞台上初次亮相以及第一次公演的表现,也充分诠释了这一点。站在舞台那一刻,哪怕她们并不完美,但她们的整体表现仍是自信的、接纳自我的。比如你看钟丽缇生涩地挥舞彩带,看着张雨绮唱着“儿歌”,技术水平不敢吹,但她们的舞台表现都是沉浸其中、享受其中。

而姐姐们的一些发言,也让我们看到了经过岁月历练后的优雅与成熟。比如郑希怡说,“我觉得自己最好的年龄就是现在,因为我更了解我自己,我觉得我比以前更加有智慧,我比以前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比以前更有责任感……”陈松伶后来接受采访的一段话,尽显睿智,她说:“现在这个世界,好像看一个人不像自己真实的年纪,那才是最好的,像得了什么冠军一样。但你不能说任何一个看上去不那么逆龄的女性,就不乘风破浪了,她们其实也是乘自己的风,破自己的浪。无论婚姻还是家庭,都是她们自己选择的一条船,没有任何人可以帮她们,全得靠自己摆平。”

姐姐们的美,在于她们打破了外界附加在女性身上的种种定义、规则和束缚;美在姐姐们充分张扬了作为一个个体的自主性、主观能动性、欲望和野心,她们在努力成为她们自己,并享受其中。

所以一开始杜华对姐姐们的点评遭到了公众的一边倒的批评,杜华以年轻漂亮小姑娘组女团的标准来要求姐姐们。在她的概念里,女团就是漂亮女孩们跳着整体的舞,“技术太出众了不行,唱得太好了,会显得别人太差了,所以放到团里面的话反而是不和谐的。”

但播着播着,我们渐渐发现节目变样了。第二次公演是一个转折点。第一次公演后,姐姐都发现慢歌很吃亏,只有那种又唱又跳又燃又炸的快歌才能讨现场500位观众的欢心。而节目的赛制上又非常不合理,它不是慢歌PK慢歌,公演曲目常常是各种曲风一锅炖,强者优先选择。自然地,姐姐们不再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或者有深度的,而是能赢的。

第二次公演曲目公布后,姐姐们就开始去适应规则了,她们纷纷避开慢歌,选择不一定适合她们但能够讨好现场观众蹦蹦跳跳的女团曲风。孟佳想改为女团曲风,赵兆发现了这一点并批评了他,“我们做任何东西,都是观众想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那我们干脆做回那种小女孩的女团算了”。孟佳听从了赵兆的意见选择了挑战,结果遭遇滑铁卢。姐姐们纷纷屈服于赛制,她们千姿百态的美慢慢地被修剪成整齐划一的少女的活力与媚态。

一开始大家纷纷吐槽杜华,谁也没想到,最后是杜华的标准赢了。《乘风破浪的姐姐》真的是按照少女团的模式在要求姐姐们,为了在舞台上留下来,姐姐们只能服从规则。

虽然后来节目组也察觉到了网友的差评,从阿朵复活开始又找到了第一次公演的感觉,奈何很多观众已经离开,节目也难以重续辉煌。


热搜的“反噬”

《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出后,热搜从来就没停过。每一期节目最起码有10个热搜,如果把加更版和加长版也统计进来,每一期节目至少20个热搜。因此,这档节目正片12期,林林总总上的热搜不少于200个。

热搜当然有正面效应。有热搜,就能引出话题,有话题就能打开讨论,有讨论就能形成广泛的热度,节目热度高了可能就会吸引新的观众,进一步助推节目热度的提升,广告收入也水涨船高。

因此每一期节目播出后,都有各种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并且常常是热搜TOP10的位置,热搜第一的次数两个手掌也已经数不过来了。

制造热搜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节目中的华彩片段剪辑出来,带上话题,各大营销号狂轰滥炸。

另外一种是通过剪辑,每一期都剪辑出一个话题人物,通过一些细节的放大和联想,把姐姐们之间挺和谐的关系想象成一出“宫心计”,海陆、刘芸、丁当、黄圣依、张萌、伊能静、蓝盈莹等人,都曾经是网友炮火的主攻对象。

但对于剧集和综艺来说,热搜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营销和炒作过火,就会过犹不及。比如每一期节目播出后,节目的精彩片段和有争议的片段都会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有些网友不用特意点开视频网站看节目,就能够在热搜上把节目看个大概。


尤其是网络上流传的各种淘汰和晋级名单总能比节目超前,当网友都知道剧透的结果,对于过程的兴趣自然就寥寥。在一个短视频时代,观众的耐心愈发稀缺有限,能够两三分钟知道的事,干嘛费劲花一两个小时去看?

再比如热搜一度每一期就“狙”一个姐姐,也极大消耗了一部分观众对这个节目的好感。姐姐们本来就个性各异,彼此之间有分歧或误会,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何况姐姐们都很大气,能够很快并且很快地解决好分歧。姐姐们都很好,但热搜和剪辑就是不放过。比如蓝盈莹的野心和拼,热搜反复换着方式出现了好几回。女孩子有野心本来也不是什么坏事,但剪辑一再地刻意放大有野心的人遭遇的尴尬和“排挤”,实在不得不让人怀疑剪辑者是否恶意?节目的营销是否为了热度而失去了客观性?

热搜太多,观众审美疲劳,对节目组的兴趣阈值不断提高。一开始看到热搜还会点开,到了最后看到节目的一众热搜只是无感或反感——要么就是燃了、炸了,要么就是“轮到你了”,又有哪个姐姐要被推上风口浪尖了。同一个剧本要演几次?观众对节目渐渐无感。热搜给节目带来热度,也让节目最终被反噬。

公正地说,《乘风破浪的姐姐》固然高开低走,但仍旧是一档从概念到制作都不错的节目。但节目里有那么多有特色的姐姐,节目组拿着这样一手好牌,最后却打成这样,总归是叫人失望。


Share Tweet Send
0 Comments
Loading...
You've successfully subscribed to SocialBook营销干货
Great! Next, complete checkout for full access to SocialBook营销干货
Welcome back! You've successfully signed in
Success! Your account is fully activated, you now have access to all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