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看的好忙啊”,“还是这个台最好”,“主播哥哥不要走,疫情结束我要去找你!”......这样的弹幕,乍一看让人以为是哪个当红主播的粉丝在示爱,但其实,却是平日里“高冷”的博物馆们在直播。

2月23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国内8大知名博物馆一同在淘宝直播带来了一场“博物馆云春游”大串烧。据介绍,淘宝大学云课堂的2000万师生也参加了这次博物馆“云游”。


有数据显示,当天良渚博物馆的观看人数超过了150万。根据直播间回看数据,博物馆们平均直播时长为1-2小时,观众们都表示没看够。因为个别博物馆的直播时间有重叠,弹幕里还出现了不少“吐槽”,甚至有观众表示自己为了同时看三星堆与国博的直播,拿出了两部手机一起用。

文旅行业:疫情“重灾区”

对于文旅产业来说,主要靠几个黄金周赚钱,也即春节、暑假以及国庆。尤其是这几年,春节出游已经成为一种“新年俗”,春节旅游消费力指数持续增长,到去年达到115.4。


并且去年春节,也就是2019年整个春节假期,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
按照平均增长预测,如果本来今年春节假期,没有疫情的影响,那就差不多是5500亿元的一个市场规模。 而现在这5500亿元的市场规模,今年几乎全部打了水漂。
1月21日,武汉市开始对进出武汉人员加强管控。此后,形势急转直下。全国30个省市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国主题公园、文旅小镇、文旅演艺、博物馆以及多个民俗活动纷纷闭馆或取消,出行人数断崖式下跌。 同时,文旅产业连带的酒店、票务、旅行社等中间服务环节,牵一发动全身,同样受到重创,很多小型企业表示,由于资金链断裂,表示可能撑不过3月。
形势不容乐观,收益是每一个环节共同创作的结果,损失也需要每个文旅产业上的大小企业承担。


与文旅一体且息息相关的住宿、行程等产业面对疫情积极响应,而这也意味着每个应对及时的OTA需要为这场疫情提供巨额的垫资保障。据马蜂窝旅游方面透露,此次因疫情造成的机票、酒店等旅游产品退改,至1月30日马蜂窝旅游已经为消费者即时退款垫资5亿多人民币。


携程、马蜂窝和同程等OTA体量大,资金亦相对充足,对于大多数中小旅行社来说,大批旅游订单的退订造成的资金压力就大多了。对于旅行社来说,疫情期间人员工资、房租、保险等都要支付,如果疫情持续影响,“几个月不营业,又有支出,很难坚持。”有旅行社负责人表示。而在这场战役中,强者有更强大的资本,度过难关,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就需要自救。一方面仰赖于文旅救市政策,租金等的减免推出,同时也要开流节源,先活下去。

线上文旅或成为救市关键


1、云观展:把博物馆搬到线上

疫情之下,一个又一个的美术馆、博物馆等接连发布暂时闭馆的信息。但大众和艺术近距离“接触”的大门,并未就此关上。而是把展览、活动、博物馆搬到了线上。2020年紫禁城迎来建成600周年,故宫博物院计划举办一系列展览活动。故宫博物院提供的全景故宫虚拟参观之旅,让游客在紫禁城内“漫游”。


此外,在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虚拟展览平台上,可以放大每一个兵马俑的面孔。还可以在网上浏览敦煌的壁画和雕刻,一睹内蒙古的博物馆里巨大的恐龙化石……这些新的在线资源为文化爱好者提供了机会。

南京图书馆、南京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等也表示,春节不打烊,搭建网站展馆,让市民足不出户也能体验文旅大餐。

其实早在之前,IP价值官就曾集中报道过数字技术对于文旅尤其博物馆的影响。3D、AI、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技术浪潮裹挟而来,因为这些技术的存在,我们逛博物馆的方式开始改变,数千年来人与艺术、艺术品和艺术空间的关系,开始发生变革。  把博物馆搬到线上,早就成为博物馆文化文化的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另一阵地。

我们了解到,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等早就建立了数字展厅,我们点击中国国家博物馆会进入一个与实体完全一样的360度全景博物馆展厅,可以通过移动鼠标游览整个展厅,以及观看具体展品。对于具体展品的详细介绍也能够检索到。还有互联网百度百科发起的——博物馆计划,目前已经上线292家博物馆,共收录312家的博物馆藏品。

这些线上探索,为此次疫情到来,博物馆文化开发和保护从线下搬到线上提供技术支持和经验积累,也在面对疫情突发事件,进行调整走到了最前面。

2、云旅游:不出家门看天

在春节期间,火神山医院建立期间,其施工现场吸引了4000多万网友的观看,并且衍生出了无数的话题。
虽然这一“云监工”事件有其特殊性和偶然性,但也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在线上观看场景化事件、画面的热情。 面对此次疫情,除了博物馆、美术馆应势而动。文旅行业也开始尝试把旅游景点、文化地标以及旅游文化搬到线上,让大家在屏幕中体验。
我们了解到,镇江市文广旅局推出360°VR全景导览系统,全息影像欣赏金山、北固山、焦山、西津渡景区美景。

VR全景在给市民提供真实的存在感和互动感的同时,配有旅游语音自助讲解系统,可移步换景,足不出户“听”旅游,沉醉于景区深厚的文化底蕴。
成都开发了历史文化地标展示系统, 能够借助二维码、微信、增强现实、无线定位、AR、VR等先进科技手段,运用文字、图片、视频、游戏等方式展示成都历史文化地标信息,讲述历史文化地标故事。


当下直播市场繁荣,催生了“旅游+直播”的营销和观看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带来流量变现的新商业模式,同时也是旅游消费升级的表现。不过这种方式方式,还是要依赖于网红等人员操作,以及相应的技术手段保证直播的客观性。
早在之前,全国首个慢直播平台正式在龙门石窟上线,用高清摄像头架设在城市或景区里每一个值得关注的角落,通过24小时直播分享,给大家一个长期伴随式的直播。也就是说,无论你身在何处,不用花钱、不用出户,只需一部手机,便可以通过龙门慢直播平台一天24小时全程一览龙门石窟的美景。


此外,泰山也开放了全景直播,通过云直播平台架构等技术研发,实现泰山无死角景色展现。 这些尝试或许不是面对疫情主流和最有效的措施,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副会长杜晓帆直言:“线上文旅,尤其是博物馆、美术馆只能是一个辅助和补充的作用,永远代替不了实体。”
然而IP价值认为,文旅是一个基于体验的场景化产业,它的优势也是其劣势,对于一个行业乃至企业来说,在发挥其优势优势的同时,也尽量要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线上或可成为未来文旅企业规避风险以及带动产业发展的一大措施。


结语


这次疫情还会持续多久,对文旅产业的影响最终会有多大,我们没有办法预计。不过从2003年非典对文旅的影响来看,疫情过后,会有一个回暖期,人们压抑已久的出行热情急需释放,这对文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同时,文旅产业能多快复苏,还要看行业自救行为,以及政府提供的关键帮扶举措,并不能单一而论。我们希望文旅的各个环节,从IP内容到线下落地,能够在危机中寻找到机遇,反败为胜。